农村防疫怎么做?这条防疫宣传快板请查收
北京对全市设施菜田年用水量不超过每亩500立方米、露地菜田年用水量不超过每亩200立方米的菜田进行补贴,平均每亩可以获得500元的政府补贴,持续到2020年末。
他表示,2030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1亿辆,车载动力电池的功率将超过10亿千瓦,相当于50个三峡电站;2040年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车载动力电池的功率将超过20亿千瓦,相当于100个三峡电站。这是一个牵动全局,影响未来的巨大系统工程。
灰犀牛一:电动车实现油电平价1、根据电动车成本构成测算,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到100美元/千瓦时,电动车将与传统燃油车的购置价格相当。对未来新能源发展到2022年时电动汽车的市场预测江冰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他称之为四个灰犀牛。他指出,对未来能源来说,底层清洁化、分布式、储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当前,一切还在起点,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一步步推进。灰犀牛四:5G网络的部署会基本完成1、5G是电动车发展的最后一个制约因素,它将推动电动车完成从诺基亚到苹果的华丽跨越。
在某行业论坛上,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江冰发表演讲时表示,电动车将再次改变世界。灰犀牛三:分布式储能实现商业化应用1、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电池成本的下降和电力市场的完善,分布式储能有望于2022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应用。这得益于一方面国家在弃风限电严重地区严格控制风电新增建设规模,尤其是西北五省;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促进风电消纳的政策,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有效缓解弃风状况。
可见,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专家认为,低风速和海上风电或将成为风电产业的下一个风口。《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王仲颖表示,在推进风电技术革新的同时,风电产业逐步促进土地、审批、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的下降。
那么,作为我国第三大电源,风电产业在产业化技术水平仍需提高、成本继续下降、弃风弃光问题仍在、补贴退坡加速的重压下,如何变革前行?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又在哪里?弃风限电现象明显改善近年来,伴随着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地区出现突出的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7年风电新增装机向中东部等低风速地区转移,低风速风电开发开始破局。
在此背景下,2018年将成为风电持续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一年。2017年弃风率整体虽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局部地区弃风问题依然严峻。秦海岩进一步表示:中东部地区的低风速风资源可开发量达10亿千瓦,目前已开发的资源量不到7%,为6000余万千瓦。然而,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正处在调整的关键期,风电产业也进入换挡期。
随着新能源补贴缺口增大,补贴退坡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低风速风电开发的潜力巨大。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风电消纳,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我国风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装机规模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领跑者。
王仲颖表示,只要行业共同努力,海上风电将是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前景十分广阔。秦海岩表示,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明确,建设成本持续优化、配套产业日渐成熟,海上风电将步入加速期。
平价上网渐行渐近2017 年,风电产业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积极落实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风电产业发展质量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平价上网渐行渐近。事实上,早在201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确定了风电的上网标杆电价,2018年1月1日之后,一类至四类资源区新核准建设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40元、0.45元、0.49元、0.57元,比2016-2017年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07元、0.05元、0.05元和0.03元。
那么,作为我国第三大电源,风电产业在产业化技术水平仍需提高、成本继续下降、弃风弃光问题仍在、补贴退坡加速的重压下,如何变革前行?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又在哪里?弃风限电现象明显改善近年来,伴随着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地区出现突出的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当然,中东部地区开发低风速风电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路线和管理规范,面临着土地成本高、审批流程长、环保更为严格、配套政策不完善、开发成本高等不利因素,需要行业努力。目前低风速风电装机容量很小,预示着其发展的潜力巨大,给了其快速增长的机会。此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达970万千瓦;截至2017年9月底累计风电并网容量达1.57亿千瓦,累计容量同比增长13%。低风速和海上风电开发驶入快车道近年来,由于三北地区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集中式陆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逐步下滑,低风速风电和海上风电迅速成为市场新的焦点,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秦海岩表示,依托技术进步和运维创新,低风速风电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年平均风速5 米/ 秒左右的风电场可实现年利用小时数可以突破2000 小时。
业内专家认为,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8年风电上网电价将会进一步下降,有望尽早实现平价上网。同时,风电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创新是风电产业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2017年前9个月,全国风电发电量为2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86小时,同比增加135小时。
随着风电开发成本下降,平价上网已为时不远。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也表示,受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约束,风电企业和资本对三北地区风电投资建设减少,使得这些地区建设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增加多条外送通道,确保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
秦海岩表示,在政策力推和行业信心的激励下,预计2018年海上风电装机有望达到1.5-2吉瓦,呈高速增长态势。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弃风限电现象正逐步得到缓解,预计2017年全国弃风率同比下降6.7百分点。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弃风限电严重的三北地区形势有所好转,整体弃风率显著下降。统计显示,2017 年,核准和新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均达到400万千瓦。
王仲颖表示,随着技术进步、设备国产化,以及产业政策的支持,成本有望降低,2018年是低风速风电值得期待的一年。王仲颖表示,在推进风电技术革新的同时,风电产业逐步促进土地、审批、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的下降。
江苏、福建等地的一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陆续投运,大大提振了业界信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风电建设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0%。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开发如火如荼。秦海岩表示,随着2017年年底的《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出台,2018年弃风限电现象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在一系列促消纳政策的推动下,弃风限电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风电平均度电成本已经下降到0.5元,接近火电0.42元的水平。秦海岩表示,风电企业将创新基因与行业需求结合,并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数字化、定制化特征日益凸显,并在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承、高塔架、长叶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得益于一方面国家在弃风限电严重地区严格控制风电新增建设规模,尤其是西北五省;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促进风电消纳的政策,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有效缓解弃风状况。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平均弃风率达到26%,2016年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的平均弃风率分别约为21%、19%、17%;2017年第一季度、上半年的平均弃风率分别约为16%、14%,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弃风率下降明显。
可见,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然,海上风电面临着海上风电成本居高不下、标准不健全、产业体系不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行业进一步发展。
因此,2018年,行业仍需促进风电消纳。目前,我国分散式风电并网量仅占全国风电并网总量的1%左右,其发展水平十分滞后。